站内导航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兰考县情-->历史名人

张伯行

来源:兰考县志    作者:栗颖     时间:2012-12-25 16:14:52   点击数:

  张伯行(1651.12~1725.2)  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谥号清恪,清仪封(今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历任内阁撰文中书,山东济宁道,江苏按察使,福建、江苏巡抚,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伯行一生为官操守极清,生活简朴清廉。“虽历官巡抚,而服食起居未脱寒酸故态。”无论朝内朝外,从不结交近侍之臣,不附和同官之议,不以得君宠而自专,不以同僚忌妒打击而退阻。因此深得康熙皇帝赏识。他一生大兴文教,治理河务,兴利除弊,深得百姓拥戴,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张伯行一生三建书院,几办义学,订院规,排课程,激励士子读书,以“开发聪明,成就德业”。同时力革科举弊端,完善保举法。在闽监文闱、典武试,在京充丁酉顺天乡试主考,出任辛丑会试总裁,选拨举荐了一批廉洁施政的贤才。

  在治河上,张伯行曾系统地提出对黄、淮、运河的治理方案,并付诸实施。先后督修运河大堤,疏浚虾须沟,捐修五岔口堰堤,是向为泽国的山东15州县成为富庶之邦。在闽、苏巡抚任上,光采舆情,咨防利弊,疏浚河道,分洪泄水,截流筑闸,建桥放船,发展生产。他曾上《治河议》、《西北水利议》等,系统提出自己“变水害为水利”的治河主张,并把多年的治河心得汇为《居济一得》一书。书中详述历代治河利弊后,提出“治河者无一劳永逸之法,止有补偏救弊之法。”治河要因时、因地、因情而治,不可一味拘古。

  伯行治民,以养成为先,教化为本,平时劝民节俭,建社仓以度荒年,完善社仓之法,严防官吏豪强侵占。地方偶有灾伤,伯行即具疏缓征、赈济、平粜。并要求所属官吏“思弱复虑民饥,安其居更足其食”。发“一腔不忍人真实心肠……决不使民众失所,万状流离”,“合一国之众而胥纳于慈爱之中”,对“坐视民瘼于不问者,一经访实,定以溺职纠参”。

  康熙四十五年(1706)初任江苏按察使,即破送礼币银之惯例。时贪贿舞弊之风盛行,惟伯行在江苏独令禁止,并告诫属员:“一铢一尜尽属百姓脂膏,亦思宽一分民受一分之赐,期于自尽。吾心若使爱一文,身受一文之污,何以无渐裘影。本都院冰孽夙盟,各司道激扬统治,所期苞苴永杜,庶几风化日隆”。松江等地连年歉收,赋税繁重,州官只顾考课成绩、摧科严迫,民不堪命,伯行即兴水利,剔弊端、禁重耗、省差扰、禁收麦造酒、贩米出洋。囤女买女,禁埠头、典铺勒索抗害百姓,同时释冤狱,决疑案,使百姓免去牢狱之苦。在闽、苏巡抚任上,一面劝民节俭,禁止华靡之风,裁汰扬州落地税,活跃商业。自己则躬身一率,布衣素食,日常所需皆取故里,连取于无锡的惠泉水都不受。面对日益严重的科派之风,伯行认为“肃官方能厚民”,一面大书告示,遍贴城乡,严禁州县官吏加耗,革除里长,发明滚单催粮之法,许民直接入衙控告,一面统一收粮器具、革除斛手,禁止仓吏、内丁压质压价刁难粮户,对所属官吏严加考核。违者,官则飞疏题参,役则立拿杖毙。猖獗一时的科派之风得以禁止,一时间闽苏风清弊绝。

  伯行一生勤奋好学,“读书自少至,老不厌不倦。虽鞍马舟车之上,生死危难之秋,未尝释卷。”他一生笃信程中理学,篆辑刊布诸儒经典55种五百余卷。自著的《困学录》及续录,《正谊堂文集》及续集等著作中以尊儒重道,廉洁爱民思想,尤为突出。

 

 

    
网站导航:
 
平台介绍 | 郑重声明 | 站内导航 | 联系我们
365bet网上足球主办   访问量:
豫ICP备05013424 Email:lkx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