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网上足球
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兰政文〔2017〕131号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对就业创业工作的新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8号)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豫政〔2017〕33号)精神,进一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拓展就业新空间,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就业转型,以就业转型支撑经济转型,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步,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现就做好我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一)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稳增长的主要目的是保就业,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评估机制,同等条件下,要对带动就业多、岗位质量好的项目优先安排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就业促进的联动机制,确保县内重大项目就业人员兰考籍的不少于90%。围绕我县三大主导产业,支持富士康、恒大等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合作社向富士康、恒大等县内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开展职业介绍的,可按实际就业人数,向人社部门申请职业介绍补贴。人社部门要精简办事程序,申请职业介绍补贴时需提供用人单位确认的成功就业人员名单和身份证复印件。对积极吸纳兰考籍人员就业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对不能或较少吸纳兰考籍人员就业的企业,减少资金、项目、信贷等政策支持力度。(县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科工信委、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人社局、国土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
(二)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落实小微企业降税减负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有关政策,着力推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搭建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鼓励小微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向小微企业加快转移。对小微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企业吸纳就业政策支持。(县科工信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积极防范和化解失业风险。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快构建失业动态监测、失业预警、失业调控一体化的失业预防工作体系。着力完善失业监测预警机制,根据就业失业重点指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宏观经济运行等变化,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制定应对失业风险的应急预案。(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统计局、科工信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
(四)支持新兴业态发展。依托新一代信息、网络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分享经济、健康产业、绿色循环经济等创新发展。改进新兴业态准入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新兴业态健康发展。将鼓励创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面向新兴业态企业开放,符合条件的新兴业态企业均可享受相关财政、信贷等优惠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带头购买新兴业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县发展改革委、科工信委、财政局、商务局、工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鼓励劳动者通过新兴业态就业创业。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兴业态实现多元化、多渠道就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各类群体利用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创新创业,大力扶持新兴业态创业项目。(县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科工信委、财政局、商务局、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发展劳务合作社带动就业。落实《365bet网上足球关于发展农村劳务合作社的意见》支持农民劳务合作社发展的有关政策,凡公共财政支付的绿化养护、卫生保洁、道路养护保洁、河道保洁、农业生产、农村服务等劳务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给农村劳务合作社承接。妥善安置我县农村年龄较大、文化较低、技能较差、无法外出务工的就业困难农民就业。促进农村劳务合作社稳健发展,使其将成为我县困难群体就业和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的新载体。对经营状况良好,吸纳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较多的劳务合作社,由县财政给予3至5万元奖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农办、住建局、交通运输局、环卫局、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完善新就业形态用工和社保等制度。指导新兴业态企业规范用工管理,从业者与新兴业态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要依法为其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其他从业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医疗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住建局、总工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八)深入推进大众创业。落实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的税收政策及便利化措施,促进城乡各类群体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支持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和在职创业。对大中专学生(含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及在校生,以及毕业5年内的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家庭劳动力、返乡农民工首次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并正常营业1年以上的,可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开业)补贴。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可按规定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体局、发展改革委、科工信委、财政局、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全面实施企业“三十五证合一”,推动“多证合一”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改进审批行为,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加快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延伸,开展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施简易注销登记程序。加快推进行政服务大厅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门式服务。对初创企业按规定免收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允许各类创业主体平等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鼓励各种创新创业形态的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解决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问题。(县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编办、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大力发展创业载体。持续推进综合性创业孵化平台建设,鼓励利用老旧商业设施、仓储设施、闲置楼宇、过剩商业地产等,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每年认定一定数量的县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和新型孵化平台,并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补;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的,由省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奖补。重点建好兰考县创业小镇项目,把创业小镇打造成为我县“双创”示范平台、产业引进嫁接平台、高端集成化孵化平台、高层次人才招才引智平台,形成“一中心、多基地”的发展模式。(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科工信委、财政局、教体局、商务局、住建局、桐乡街道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拓宽创业融资渠道。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依托信用信息,科学评估创业者还款能力,改进风险防控,降低反担保要求,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确实找不到财政供给人员担保的创业人员,经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和稳定脱贫奔小康支部连支部工作队长推荐,可以采取自然人担保的方式。反担保人年龄在20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资产良好,信誉良好,单笔贷款由一个自然人担保并提供一本土地经营权证书(或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的,最高可贷款3万元;单笔贷款由两个自然人担保并提供两本土地经营权证书(或宅基地使用权证书),最高可贷款6万元;单笔贷款由三个自然人担保并提供三本土地经营权证书(或宅基地使用权证书),最高可贷款10万元。健全代偿机制,推行信贷尽职免责制度。按照当年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总额的1%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奖励性补助,用于创业贷款担保基金运营管理机构等单位的工作经费补助。因难以预测及其他原因,造成信贷风险形成死账呆账,致使担保资金减少的,县财政列支专项创业扶持资金予以补充。促进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互联网金融等规范发展,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创业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金融办、人行兰考支行、县发展改革委、科工信委、监察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增强创业服务能力。推进政府主导、市场主体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全社会创业者提供均等化、普惠化、精细化、便捷化的综合性创业服务。促进创业服务业发展,把创业服务业纳入生产性服务业扶持范围,按规定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建立全县统一的创业项目库,定期征集发布创业项目,并按规定给予补贴。充分发挥创业导师团作用,大力开展创业论坛、创业训练营、创业项目推介、创业成果展等专项活动,持续举办“桐花杯”创业大赛,开展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园区、示范村、示范项目和创业之星评选表彰,搭建创业交流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信息管理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化精准服务。(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科工信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十三)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活动,重点组织“圆梦中原”招聘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新梦想”就业公益帮扶等专项服务活动。加大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将求职创业补贴范围由毕业年度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残疾、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扩展到毕业年度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以及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服务工作,落实毕业年度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登记人员求职创业补贴。加大就业见习力度,将见习对象范围由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扩大到离校未就业中专中职毕业生,对见习单位可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用于支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对见习人员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及以上的见习单位,按规定提高见习补贴标准。每两年认定一定数量的示范性就业见习基地,对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的,省分别给予10万元和5万元一次性奖补,达到县级标准的,由县给予2万元一次性奖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体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科工信委、民政局、扶贫办、残联、工商联、妇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鼓励和引导到基层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建立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合理安排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和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招募时间,优化录(聘)用流程,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便利。统筹实施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政府购岗”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农技特岗计划、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计划等专门服务项目,每年选派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服务满1年且考核合格的,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定。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录(聘)人员时,除招录(聘)紧缺专业和高层次人才外,预留一定比例用于招录(聘)基层服务项目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人员。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时,其中部分用于“政府购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的高校毕业生。普通高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生和列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校的毕业生到乡镇事业单位工作的,可采取直接考察方式招聘。高校毕业生到我县就业,参加事业单位招聘时,落实“四放宽三倾斜一减免”的政策,即:放宽年龄,招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招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放宽;放宽学历,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历最低可放宽到高中、中专(含技工学校),县直事业单位学历可放宽至大学专科学历(含相应的技师学院毕业生);放宽专业,招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一般不作专业限制,招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岗位需要可适当放宽专业要求;放宽开考比例,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形成差额即可招聘,具体开考比例视招聘岗位数量、学历、专业紧缺情况自主确定。招聘对象向本土人员倾斜,允许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面向本县户籍人员或长期在本县居住的人员招聘;岗位设置向基层倾斜,适当提高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用于招聘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招聘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相应岗位没有空缺的可设置特设岗位;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倾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子女参加我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减免报考费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名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免交报考、面试、体检等费用。对到我县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新录用为公务员的,试用期工资可直接按试用期满后工资确定,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的级别工资高定两档;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的薪级工资高定两级。(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委组织部、县编办、教体局、科工信委、公安局、财政局、民政局、卫生计生委、农林畜牧局、住建局、团县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对新招用毕业年度或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小微企业,可按其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最长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组织,符合条件的可同等享受企业吸纳就业扶持政策。企业组织新招用高校毕业生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可按规定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科工信委、财政局、民政局、教体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工商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十六)完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建筑业小微作业企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服装服饰、手工制品等生产经营主体,对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的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对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可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可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落实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创业场地、普遍性降费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等各类园区吸纳符合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要求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入驻,入驻项目同等享受园区产业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农林畜牧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妇联、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各乡镇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优化返乡创业服务。完善创业公共服务,发挥县、乡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作用,强化创业服务职能,加强与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等协作,定期发布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信息。强化创业培训服务,建设县级创业培训示范,推动县级创业培训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广互联网+创业培训,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辅导。深入推进国家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建设,抓好示范园区创建,培育返乡创业示范项目。每年认定一定数量的县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示范村、示范项目、创业之星,并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林畜牧局、各乡镇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大返乡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县财政设立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1000万元,并与省级基金对接,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择优扶持。充分利用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进一步降低反担保门槛,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支持力度。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通过发放返乡创业贷款,重点支持创业企业、返乡创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开发等。改进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加快建立农村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宅基地、大型农机具、股权、应收账款等抵质押担保机制,开展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地承包(租赁)经营权及林木等资产作为有效担保物试点。(县财政局、农林畜牧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抓好其他重点群体就业
(十九)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合理确定就业困难人员对象范围,规范认证程序,强化重点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对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或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的,可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可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拓宽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使用范围,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服务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公共服务项目纳入公益性岗位范畴,具体范围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公益性岗位可适当吸纳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超出劳动年龄段的人员(不超过65周岁)。延长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政策享受期限,对与促进就业密切相关的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等,享受公益性岗位政策年限不受3年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延长至6年以内。同时适时进行人员调整和补充,确保一个村不少于1名公益性岗位协管员。完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制度,确保零就业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低保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对企业吸纳就业的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对自主创业的按规定享受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加强社会保障与就业联动,对实现就业的低保对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可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增强其就业意愿和就业稳定性。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对新认定的充分就业社区可给予一次性创建费用补助。同时,统筹做好残疾、社区矫正、戒毒康复等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民政局、卫生计生委、扶贫办、总工会、残联、妇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健全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常住并处于无业状态的,可在城镇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其提供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和普惠性就业政策。对发展潜力大、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多的县城和重点镇可适度增加用地计划指标,用于发展特色县域经济、魅力小镇、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造空间。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到新产业、新业态就业。积极开展跨地区劳务合作,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等市场主体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的,可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职业介绍)补贴。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帮扶力度,确保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转移就业。(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科工信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农林畜牧局、住建局、公安局、扶贫办、各乡镇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扎实推进就业脱贫全面小康。建立完善农村贫困劳动力信息平台,实时、精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按规定落实求职就业补贴、培训补贴、交通食宿补助等政策。鼓励企业在农村贫困劳动力集中的乡镇、村开办就业扶贫车间、厂房、加工点、“巧媳妇工程”就业点、电商服务中心等,引导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开发农村保洁、保绿、保安、护林、护路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65周岁以下)就业,允许从就业补助资金中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全力做好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现贫困家庭中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劳动力至少有1人就业或发展产业的目标。(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扶贫办、农办、商务局、妇联、各乡镇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促进退役军人就业。认真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大力扶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扎实开展就业创业服务、职业教育培训、创业孵化等活动,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加大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力度,对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官、义务兵,要确保岗位落实和妥善安置。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相应编制及岗位空缺的,应按一定的空缺比例用于接收安置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在新招用职工时,应拿出5%的工作岗位,择优招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落实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招录、政法干警招录、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国有企业招工、专项研究生招生、学费资助、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政策。退役士兵报考公务员职位、应聘事业单位岗位的,在部队服役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服现役年限计算为工作年限。同时,切实做好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对随军前身份为在编在岗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的随军家属按规定予以对口安置,对自主就业创业的随军家属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县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织部、编办、公安局、教育体局、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
(二十三)实施“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河南”计划。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沃土,传承工匠文化,推进品质革命,助力我县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政府主导,抓好产业转型领域技能人才培训,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行动,发挥企业和职业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双主体”作用,加快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政府补贴类职业培训实行培训机构定点管理,完善校企合作支持政策,推进职业培训规范化。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体局、财政局、科工信委、法制办、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残联、高级技工学校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开辟公办职业院校紧缺教师引进“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类高级技师及特别优秀高技能人才,可比照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办理聘用手续。大规模开展面向各类群体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师徒帮教等活动,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确保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完善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认定制度,用人单位聘用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比照相应层级工程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教体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高级技工学校、总工会、团县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充分运用职业培训补贴,支持优质培训机构开发创新培训课程,开展联合办学。开展网上创业培训和电商培训,开展创业意识培训、创办(改善)企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方式,按照先垫后补的原则,由培训对象垫付培训费用的,培训补贴由个人申请并拨付给个人;由培训机构垫付培训费用的,培训补贴由培训机构申请并拨付给培训机构。鼓励开展项目制培训,对去产能企业失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可采取整建制购买培训项目、直接补贴培训机构等方式开展集中培训。围绕我县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可以采取以产业、乡镇、村(社区)等为单位整建制购买培训项目、直接补贴培训机构等方式开展集中培训。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3年以上、当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可按规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整合县直各部门的培训资金,由县人社局统一牵头就业创业培训工作。资金使用优先用于困难群体但不局限于困难群体,凡有培训意向人员经培训合格都可享受相关培训补贴。(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农林畜牧局、扶贫办、商务局、教体局、残联、妇联、团县委、总工会、民政局、高级技工学校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在原兰考县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兰考县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整合再就业服务中心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中心的职能,盘活现有自筹和差供编制人力资源,为全县公共就业和创业做好服务工作。充分依托现有条件和政策,推动450个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的设施升级提升。加强县乡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从业人员和村级协管员职业化建设,开展定期培训。建立持证上岗制度。落实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充分运用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政策,支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开展各类招聘服务活动,支持购买社会服务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指导、创业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县财政每年设立不少于500万元的就业创业扶持奖励资金,用于支持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七)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全县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各乡镇、街道办要将辖区内所有人口的就业、创业等基础信息纳入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并定期更新,建立全县人力资源资源库。在县乡村分级设立就业信息发布查询自助终端,升级兰考就业网、兰考就业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构建以实体服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兼容统一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全程信息化,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为人才流动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建立劳动者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促进公共就业的互联互通、共享对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在县城中心区域规划建设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县级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在乡镇(街道)规划建设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场所,打通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适应企业和求职者现场招聘的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分析,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简化劳动者求职手续,建立入职定点体检和体检结果互认机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情况以外,劳动者1年内的入职体检结果用人单位之间实行互认,避免手续过于繁琐、重复体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科工信委、卫生计生委、工商局、妇联、残联、各乡镇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二十九)强化政府责任。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政府促进就业责任,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本地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把促进就业创业摆上重要议程,确保各项就业目标任务完成和就业局势稳定。要把就业创业及和谐劳动关系、农民工工资保支清欠工作纳入县委政府的目标管理,并加大分值比例,严格进行考核。要进一步发挥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作用,建立健全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督查局、审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加强形势研判。完善统计监测制度,规范就业创业统计监测指标,完善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实名制登记统计制度,扩大就业数据信息来源,加强就业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的比对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就业监测,为加强形势研判、落实完善政策、实施精准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县统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科工信委、商务局、工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17年12月14日 |